【行业前景】为什么国家提倡使用装配式?
发表日期:2020-09-01 阅读:1352 次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基本建设重心从生产向生活转型,为了快速解决人民的住房需求,装配式大板建筑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70年代~90年代,20余年建成约1000多万平方米,占全国1/3。但90年代初大板建筑“突然消亡”。究其原因,一是市场要求户型多样化、装饰个性化,大板结构体系未能解决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矛盾,造成工厂生产难度增加,成本增加;二是大板结构体系未能很好地解决防水问题,在建成 15 年左右出现了大量渗漏现象;三是现浇混凝土建造技术(如大模板技术)较快发展,农民工进城,人工成本低廉,加速了大板结构体系的消亡;四是未能及时吸收新的技术、工艺及材料。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减少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紧迫性,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筑行业必须走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工业化道路,结合国内外的经验,采用装配式建筑是主要的手段之一。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国家提倡使用装配式,首先我们来聊一聊装配式的优势


优势1:

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工程质量。传统现浇建设方式仍然依赖大量的手工绑扎钢筋、支拆模板、抹灰铺贴,施工偏差大,质量通病多,人为因素影响明显。而装配式建筑将大量的部品部件在工厂流水线上施工,操作规范,机械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现场部品部件的安装和连接由产业工人专职施工操作,建筑品质显著高于现浇方式。


优势2:

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工厂生产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影响,施工机械化和自动控制程度高,构件加工工期更为可控。现场主体结构施工方面,装配式钢结构同传统钢结构时间相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较现浇方式时间略长,但结合穿插施工等工艺,尤其是结合装配式内装修等工业化技术,可以实现较传统现浇方式缩短综合工期25%~30%。


优势3:

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幅降低建造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施工污染。相对于现浇建设方式,装配式建筑可节水约25%,降低抹灰砂浆用量约55%,节约模板木材约60%,降低施工能耗约20%,同时可以减少75%以上的建筑垃圾,显著降低施工粉尘和噪声污染,减少碳排放。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国家为什么使用装配式:



1、城市化发展,改革开放后,大批农业劳动力涌向城市,城市化极速发展,且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人口总量迅速上升,居住问题日益突出。



2、科技的进步,在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爆发式地推进发展下,建筑行业也必然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3、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体力将会变成一种昂贵的资源,劳动力成本会不断上涨。


4、对建筑质量与可靠度的需求提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从今年国家对《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修订也可以看出,我们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从提高质量、合理加快工期、环保节能等方位出发,工业化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5、节能环保与绿色施工,传统建筑行业会产生大量建筑粉尘、施工噪声、建筑垃圾等环境污染物。而工厂生产,现场拼装的模式将会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的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我国装配式发展前瞻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占比约为70%~90%。我国预计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装配式建筑占比也将与发达国家接近。由此可见,我国2025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0%实属应有之意,势在必行。按照十年期发展目标推算,至2025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需要达到重点推进地区不低于40%,积极推进地区不低于30%,鼓励推进地区不低于20%。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的实施意见推算,至2025年,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将有14个省市自治区为重点推进地区,14个省市区为积极推进地区,3个省市区为鼓励推进地区。而重点推进地区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比预计可达44.2%,积极推进地区可达30.0%,鼓励推进地区可达19.5%,全国范围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预计可达37.8%。装配式前景一片大好,也正是国家推广的原因之一。


免责提示:文章及图片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或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删除


微信扫一扫
在线报价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